孙国良:方法论和技巧就是帮助我们达成目标的捷径

“公元2008年的夏季,我正好进入清华大学,加入科协,负责科学传播。我意识到,传统的学术会议主要靠人脉联系,而网络技术可以增强会议内容的传播力,我就开始想,如果用网络技术来传播科学,会是什么样子?”

这是众所周知的孙国良的成名曲,只是在这篇文章里,我想要和大家谈的并不是他如何将传播科学的思路做到网络媒体上,而是他在科学沟通、大数据分析方面有着怎样的高超技巧。

从方法论到技巧,孙国良成功通过科学家与公众和两者之间的交流把握,成为一个扎实、不断迭代、大而化之的学科系统。

当然,事业只要开始,困难就接踵而至。孙国良面临的第一个问题,就是如何让公众更容易理解科学的内容,让科学家所研究的内容变得更加贴近生活。在2008年,孙国良发现了自然语言处理技术。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准确地在某个主题领域筛选复杂文章,帮助他把专门术语转化成语言,向公众传达科学理论。这使得非科学背景的公众可以通过科学文献理解问题,从而引导我们通向创新思想的出现。

当然,孙国良的方法论并没有停留在语言处理上,他开始应用网络和社交媒体来对证发布科学新闻。在寻求技巧上,大规模数据的处理是当代数据科学家必须具备的技术。而孙国良更是重视数据整合的建立。他要求数据分析结果必须第一时间在网上发布,让人们轻松访问。他还经常参加工作坊和会议,以与社区沟通,以获得对公众关注的高质量的信息资讯。

通过孙国良这个故事,能够明显看出学习正确的方法论和技巧是多么的重要。作为一个传媒学学者,《写作基础》是学术论文的基石,而且可以将学术论文转化为大众社会中的发言内容。掌握数据的处理技术和数据的整合,能够让我们更好地把握发展历程,将关注社会问题的能力扔进文章中。巧妙地将时间、维度和数据交织在一起,能够实现科学自动化通讯的流程,但要成为一个真正的科学家,服务于社会,还需要在人文中磨炼自己!

相关信息

友情链接